今天是:

四种教育 NEWS

相由心生,境随心转,命自我作,福自己求

中国家庭5条致命的浆糊逻辑

作者:点灯人  来源:本站  发表时间:2017/2/21 9:09:46  热度:1838℃

清官难断家务事,这句中国式的真理和另一句话紧密地绑在一起:难得糊涂。

糊涂哲学,不仅盛行于残酷的中国社会,也盛行于一样残酷的中国家庭。

所以中国家庭,很容易像一锅粥一样搅不清。

但心理学,也许可以将其解析清楚。

讲讲中国家庭那些常见的浆糊逻辑吧。它们多源自婴儿期的心理:

你我不分(婴儿和妈妈是一体的),整个世界浑然一体,且婴儿“我”是绝对的世界中心,万事万物都围绕着我而运转。

符合我想法的,就是善的;

不符合的,就是敌意的。

 

 

第一条浆糊逻辑:
我的事也是你的事,你的事也是我的事,我的事是所有人的事,所有人的事都是我的事。

设想家中有ABCDE五人,而你是A,依照这一逻辑,你就会去干涉BCDE四个人的事,且BCDE也可干涉你的事。并且,你深切知道改变自己有多难,所以你很容易操心去改变BCDE。

 

 

第二条浆糊逻辑:
所有的关系是我的事。


设想家中有ABCDE五人,而你是A。有界限的活法是,你只处理AB、AC、AD、AE的关系,至于BCDE间的关系,除非很特殊否则不干预;

浆糊逻辑则是,BCDE如何相处是我的事,而我和谁相处,也是每个人的事,我的好我的冤屈他们都要知道,都该为我说话……

这条逻辑是中国家庭总是一锅粥搅不清的关键,谁想管事谁就会被累死。

并且,那个最想管事的人正是家庭冲突的根源,他搅到了每个关系中,因而制造了大量问题。

 

 


第三条浆糊逻辑:
我和你之间是透明的。


即,你不用说我就知道你是怎么回事;我不用说你就该知道我是怎么回事。

这是婴儿对完美母爱的渴求。婴儿不会说话,理想妈妈必然是:他们不用说,妈妈就知道是怎么回事。

成年人若持有这一逻辑,则很可怕。

在中国家庭,界限之所以难建立,是因为对于普遍是婴儿心理发展水平的成年人来说,界限意味着亲密感消失,意味着被抛弃。整个中国文化都没有界限意识。

一旦形成界限意识,人们可以确立界限,而不会感到被抛弃。

界限还意味着,非我族类其心必异。

譬如,中国式离婚,离了太容易成敌人。

像百家争鸣时代,几乎每一个思想流派给出的解决方案都是统一,且都强调统一思想。

不统一思想,就会你死我活地斗。

 

 


第四条浆糊逻辑:
你们=你;我们=我。


即,你家(族)中任何一个人让我不快,我都要找你麻烦;

你让我不快,我找你全家(族)麻烦。

譬如,和婆婆起冲突,你找老公麻烦;

和老公起冲突,你找老公全家人麻烦;

和小姑不顺,你找老公麻烦。

当然,婆媳关系的关键是那个男人,他若能来调节,那是最容易的。

但这并不等于,你和他的家族中任何一个人有了问题,都要让这个男人去解决。

男人因各种原因,恰恰是最容易退缩的。

你作为妻子,有智慧地去处理问题很重要,不能一起冲突就找老公,将他们家族给你的所有不快,都转给这个男人。

这其实是很幼稚的婴儿心理。

根源是没分化出“我”与“你”,更没分化出“我”和“我们”、“你”和“你们”的区别。

 

 


第五条浆糊逻辑:
所有事都黏连成一个整体,没有当下。


无数人发现,伴侣记不住你的好,而你的坏他们永远记得。

他们将这些坏揉成一个整体,带着这个整体去看当下。

现在这一刻你做的再好,也是沧海一粟。

所有痛苦都指向一种感觉:你对不起我!

这种心理,源自母婴共同体(六个月前的婴儿)的关系,妈妈要为没有任何能力而又觉得无所不能的婴儿负全责。

这种心理常见于女性身上,可能是因为中国女性的心理创伤普遍重于男性,并且我们的文化强调男人要为女人负责,特别是儿子为母亲负责。

很多男人也有这些浆糊逻辑,比方说情绪控制力差的男性。他们的口头禅有:

1,我没问题,你有问题。
2,我妈没问题。
3,你懂什么?跟你说了你也不明白。
4,我把钱都给你了,你还想要什么?
5,不要烦我,你爱怎样就怎样。
6,我只要平静。


男性的这些常见逻辑,可以归为一点:别烦我,我这么平静这么顾家所以我没问题,你情绪那么大当然是你有问题。

中国女性容易活在情绪中,觉得丈夫要为自己的情绪负责,且为此生出了很复杂的浆糊逻辑,而男性则使用隔离这个招数,来对抗女性的浓烈情绪。

所以,中国电视剧很容易看到这一幕:婆媳大战,儿子是焦点,而不见公公的身影。

最终,这个婆媳大战的核心人物,也变成了公公。

肺病咳嗽
DATA:2025/7/2 9:51:23
三、中医基础·五行
DATA:2025/7/1 10:49:22
调和阴阳,补足根本,为你的生命…
DATA:2025/6/19 11:25:37
古人说“七步之内必有解药”,万…
DATA:2025/6/15 14:47:39
儿科大师钱乙学思研究
DATA:2025/6/13 10:54:39
二、中医基础 阴阳
DATA:2025/6/5 9:49:56
一、中医基础 六大健康标准
DATA:2025/6/5 9:30:24
刘力红:略谈《伤寒论》的学与用…
DATA:2025/3/26 15:59:46
中医教你如何判断是什么体质?
DATA:2025/2/24 16:17:51
五个泻心汤的用法
DATA:2024/12/17 9:12:22
龙生龙,凤生凤,职业取向这事儿…
DATA:2015/8/20 8:59:08 Hit:3813
弟子规——教育孩子的目的
DATA:2015/4/30 8:09:54 Hit:2835
人是教得好的
DATA:2015/4/15 15:56:00 Hit:2753
传统文化入门课
DATA:2015/4/15 16:03:54 Hit:2712
别让错误的信念阻碍你的前进!
DATA:2015/4/15 15:51:30 Hit:2529
  • 联系电话:152-8737-8743
  • 联系传真:
  • 联系邮箱:253739241@qq.com
  • 联系地址:南沙镇学府路

缘 起 | 特别声明 | 关于我们 | 备案号:公益网站

郑重声明:凡本网站内课程、文字、图片、视频资料等内容,均源自网络,若有侵权,请告之,马上下架。转载者,功德无量。

Mr Xia 个人网站|专注于人性的教育,直指人心! 百度统计

  • 在线客服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
  • 技术支持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
  • 在线客服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