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:

四种教育 NEWS

相由心生,境随心转,命自我作,福自己求

中医人工智能是如何看病开方的?从梁冬与林大栋的对话中或许可以看到些痕迹!

作者:Mr Xia  来源:本站  发表时间:2025/8/6 9:56:31  热度:39℃

中医人工智能是如何看病开方的?从梁冬与林大栋的对话中或许可以看到些痕迹!

(对话片段选取)

梁冬:如果一个人发现他从太阳到厥阴都有问题怎么办,表面上看从学理上说,没有太阳一直到厥阴,尤其是慢性病,一个人失眠到一年两年以后,他哪有太阳病阳明病,全是从太阳到厥阴都有。


林大栋:是的,其实六经是我们仲景先师来作为一个病的进程的一个分类。绝对没有一个人生下来就厥阴,生下来就少阴,你的身体有一点这种倾向有可能,可是你是哪一级,都是自己搞的,不要怪别人,我们的生活习惯,饮食态度甚至人生观,都影响你往哪一级去走,当然体质上也有影响,但是后来呈现出来的都是先天后天一起综合起来的。所以很多人说年过40,自己长怎么样,不要怪爸妈了。四十岁以前,你长怎么样是爸妈给你的。四十岁之后,你是长得穷凶恶极,还是慈眉善目都是自己造就出来的,体质也是一样,体质有时候它会变化,我们人,有可能阙阴,像癌症病人,阴实的病人,它都大部分到厥阴了,可是我们的药一直治,它就会变成少阴,可能变成太阴拉肚子了。没多久他往来寒热,到少阳,没多久,他有点便秘或者直接跳到感冒,发烧了,居然可以癌肿瘤缩小,这其中在六经的哪个阶段是有变化的,它不是不变的。所以我们说六经的变化,不是永远你就是阳明,你就是少阴,不是的。那一切就靠你自己怎么做了。

梁冬:我还记得当年有一个契机。和倪师一起出去玩,刘力红老师,倪海厦老师,还有我,还有两个同学。那时候,刘老师很兴奋,我那时候也刚刚开始接触中医,,所以我就问。当一个人什么病都有的时候,该怎么办?倪老师就看了一下刘老师说:怎么办?他说:一个人总是会有各种六经的各种阶段的可能,那治病的时候还是要从最开始最表证的太阳病治起,就是说哪怕是厥阴的问题,他肯定在太阳上还是有问题的。你先还是太阳打开,然后一层一层往里,像脱衣服一样,你不可能一开始把里面脱了,然后如果有些人治到一半的时候感觉还不错。然后又感冒又重新回到太阳,一层层往外透,有的时候治病的时候是不是要从外面往里面慢慢来往内治。

林大栋:倪老师对于六经的传遍不是理论,我刚说慢慢从厥阴往太阳,是他在治癌症重症病人的临场经验,不是理论。倪师说他看他这样慢慢变化,就觉得六经的变化是非常的真实的,所以他说知道后来这个发烧完收工。这个过程是他在临床上看到的,那刘老师可能在学理上有一些想法,但是刘老师讲也不是没有临床上的意义。因为有时候治病,这个人比方说便秘,这个人比方说他喉咙痛,可是有时候一摸脉,浮脉,浮紧脉,有外感未处理,有时候你把外感先治了,里面的位置上的问题才会出来。刘老师讲的也是他的临床观察,倪老师讲的也是他的临床经验。

梁冬:我的问题就来了,我们到底入手,是从外往里打,还是从里往外拖,还是中间打,两边走?

林大栋:其实这个问题还是要回到我们经方的初心。不管是大师也好,还是经方的新手也好,当我们遇到问题确实相当难解的时候,我们会回到伤寒论仲景先师的思考模式,叫做方证对应,有是证用是药,你当然可以去推论他的理论,去分辨他在哪一个层次,可是治疗的时候就是看到很素朴去列出证,再很素朴地去找方药去对应。就像我们今天早上,我们崔总,崔祥瑞,在讲到我们的医生在治自闭症的问题,医生看看这孩子自闭症怎么治,学理怎么样,中医怎么说,西医怎么论,医生一时也还在思考,可是他的训练告诉他,这些都放放边,把所有症状收集,然后经过仔细的分析比对,找出最合适的方药。然后说真的医者在对应出药时对于到底会不会治好,我很坦白的讲他也不见得有百分百绝对的信心。可是他唯一的信心是相信方证对应,这个是最素朴有效的。有时候理论推起来很复杂,可是做起来很容易,中国人不知道豆腐里面的化学成分,可是吃了好几千年的豆腐了。为什么?因为有时候素朴地去做,把病治好,就可以。虽然不同的理论给你不同的感受、思维,但是无论黑猫还是白猫,能够抓老鼠的就是好猫。

梁冬:于是有一个问题,一个人其实有很多症状,他是明显他告诉你说今天有这个问题那个问题,但是因为大部分的人没有觉知,他有很多问题不自知,你问他,他说对,有这个问题,我们哪一个证作为主证,也就是主要矛盾?

林大栋:这个就是名老中医跟刚毕业的医生之间最大的差距,名老中医,问三个问题打到要害,问四个问题抓到方向,问五个问题精确用药,这是名老中医,刚毕业的,开始问,问一大堆问题,看舌,看脉,一层一层问,一层一层记,记到后来不会看了,因为实在抓到的信息太繁杂,而且轻重不分,老中医问主证,再看病人症状,接下来应该要问什么才是最重要的,他也了解。这件事情,我们在开发中医大脑时也遇到过,今天如果这个医师不是那么会问,很多该问的他不问怎么办?病人不懂,病人怎么知道要跟你讲什么?医生要懂啊。我就不讲我们后面那个人工智能的这个运算法,可是基本上就是原则是,他有一个问题进来的时候,他利用我们在热力学上有个熵的观念,就说他一开始是混乱,可是这里面什么是要点会很快的,在这里面浮现,也就是说你今天问了这个问题以后,接下来用哪一个问题问,会让他整个方向更清楚,那他就开始去算。之后他会告诉你你可能要问这下一个的问题,一般现在提示:你问这五个问题这是最有意义的,不是有两个症状吗?接下来问这五个问题最容易。也就是最能够精确打到要治你的那个方剂,症状组合要在一大堆方剂中连接到相应的方剂,可是你要怎么过去?我们不是有那个方证对应图吗,名老中医是靠他们的头脑,可是我们呢?我们的中医大脑,他有的输入越多的时候,他接下来缩小的那个范围越精确,问到第五个第六个。他后面计算说,已经达到精确的方子,就会停下。这个是牵扯到我们里面的运算法,那当然这个东西会经过很多测试以后发现,计算机叫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,有时候做傻事也有可能,可是我就这样跟着,我去看,他真的还蛮会问,而且他问的都是该问的,他会带着你一步一步往下走。那个很重要,他不但帮你选方子,还教你怎么问,就是说这是问止中医大脑这个高手在你后面。那我们的医师在那边问的时候他是刚毕业,可是他问问题的方法,他抓问题的原则,在问止中医大脑的指导下是一个名老中医的思考模式。

梁冬:所以我的问题是,怎么样就去收窄这个问题,他的逻辑是什么。

林大栋:其实也不算是什么商业秘密,熵是衡量系统混乱度的尺子,高熵代表无序,低熵代表有序。孤立系统中熵增不可逆,但开放系统可通过输入能量实现局部熵减,代价是环境熵增更大。生命和文明都依赖这种机制,揭示秩序背后的宇宙法则与环境代价。,他现在那个AI里面有一个熵的观念,你问了以后,以后这里面有一半的方剂都跟这个问题有关,还是分不出来,我说一问剩下这一半,比如说咳嗽,那下一步要问什么呢,老中医第一个问什么?痰的问题,他这边你问哪一个问题能分出来最多,马上变成比较小的范围,然后他就在这里面说你问的这个问题哦。这里面只能卡掉一个,其他都还在,那就很慢,它需要迅速的收缩。它不能说病人来了医者得要问了他四十五个问题,好累啊,这个医生怎么那么烂。而名老中医,问几个问题就见真章,他也在磨练这件事情。我刚刚讲的就是,他会去算你接下来问题哪个问题最好,问哪个问题最能缩小范围,他就拿了这个问题,一个一个尝试,可能做了六十万次五十万次运算。这个动作在名老中医的心里面,我们就说为什么老中医很珍贵?他已经训练到一个很高境界,他没办法跟计算机一样做这么多运算,可是他经验里面有其收缩范围的功力,所以高人把了脉,问两三个问题,就差不多,如果觉得信息量不够,就再问。我非常敬佩名老中医,他们那种思维能力,因为我开始开发之后才知道,伟大的人类心灵运作是多么复杂。交给计算机时,他是很笨的方法,可是勤能补拙。它虽然反覆做那么多次,但速度非常的快。所以呢,在这过程中会断的玩它,不断给他医案喂他,看他跟名老中医的答案有没有相同。他跟我们猜测的有没有相同?为什么他会偏掉,一直训练我们发现,有些人很厉害,第一个就是最好的主证,可是有些人问的是次证,主证都忘记了,可是我们在算的过程中会提醒,这个没问到,可是他主证就不是排前面了,可能第三个才问到,没有关系。这些问题都问完,它可以提高主证,本来才是主证的第三个,他会重新拉成第一位,再看看这一串会变成什么样。这个我们也想过,也做过,十一年来我每天在想这个想快疯。医者抓主证之外的问诊能力和经验不好没关系吗?病人有些都会告诉你,可是有时候讲了半天病人才讲说,其实那个也不重要,我最重要的是什么。所以用人工智能帮你问问题很重要!

这个让问止中医大脑训练到更强过程很好玩,但是最重要的就是要不断地喂他,我们现在收集了四万个案例,就是到处看,到处搜,我们自己又开诊所在收,以前花钱买啊,然后我们海外中心也有贡献,有南加州的诊所,北加州的诊所,不断的有医案进来,再去做随访。这样去收集有效案例,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本来只是想说,我们来做中医的软件,没有要开诊所,是因为开诊所很难。但后来发现这个事情对我们来说很重要,一开始让我们自己来搜集案例,很不容易,可是为什么要做,这样才可以快速搜集。我们的中医大脑越来越强,终于强到后来,在今年的三月,我就开始拜他为师,因为他给我很多启发和学习。我们现在还有一些新的想法,我们做成了再跟大家说,它会超越所有的我们现在人类能够思维的组合方的方法。目前这种合方大概在八十个以上,这些方剂我们会有客观计算出来的置信度,置信度太低表示信息不够。比方说你算出来的话都是三十的置信度,其实他也是在猜,随机乱排。可是当他超过八十,置信度就很高了,我这个方剂选的很有把握。我觉得在算的过程里面,他觉得信息太少,那就是你要再加。如果说问止中医大脑是一个超级神医站医生的后面的话,他不断会提醒医者,他是个超级老中医,然后医者是老中医的手眼。
龙生龙,凤生凤,职业取向这事儿…
DATA:2015/8/20 8:59:08 Hit:3874
弟子规——教育孩子的目的
DATA:2015/4/30 8:09:54 Hit:2891
人是教得好的
DATA:2015/4/15 15:56:00 Hit:2814
传统文化入门课
DATA:2015/4/15 16:03:54 Hit:2770
别让错误的信念阻碍你的前进!
DATA:2015/4/15 15:51:30 Hit:2583
  • 联系电话:152-8737-8743
  • 联系传真:
  • 联系邮箱:253739241@qq.com
  • 联系地址:南沙镇学府路

缘 起 | 特别声明 | 关于我们 | 备案号:公益网站

郑重声明:凡本网站内课程、文字、图片、视频资料等内容,均源自网络,若有侵权,请告之,马上下架。转载者,功德无量。

夏朗中 个人网站|专注于人性的教育,直指人心! 百度统计

  • 在线客服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
  • 技术支持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
  • 在线客服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